瘢痕研究文献以及瘢痕整形美容发展史 时间:2024-05-06 来源:网络 编辑:本网站 中国古代文献中,秦汉时期的《山海经》记载:我国古代瘢痕的治疗主要是各种中药方剂的应用,并没有或少有手术等其他治疗方法。仅有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一书记载着少量的美容治疗方剂,如灭瘢除疣的美容方法,后都被晋唐医家吸收并加以发展。我国现存最早载有美容疗剂医籍的为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书中记载了用鲜鸡蛋清做面膜治疗面部瘢痕,以后又有以猪蹄熬煎成胶状物作面膜的记载。在《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方》中均有记载用鹰屎白、衣鱼白两物,以蜜调和涂敷来治疗瘢痕,在《刘涓子鬼遗方》中的六物灭瘢痕膏中则增加了鸡屎白,芍药、白蔽、白蜂等四味药物。此期已有了一些组方用药规律的总结,如《本草经集注》中“鹰屎白”一条就指出:“只单用白,亦不能灭瘢。复应合诸药,僵蚕、衣鱼之属以为膏也。”唐王熹的《外台秘要方》是历经数十年将大量医学文献分类汇编整理而成,是继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之后的又一部医学大成之作,书中分类开设专篇,有大量的保健美容方剂,是现存的收录晋唐时期保健美容方剂最多的医书,构建了后世美容方剂基本框架,为后期的美容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同样也为瘢痕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9年,李明艳报道,北宋时期的《圣济总录》记载了用玉磨治疗面部癜痕的事例,成为现代磨削术的先导,之后的医著也都有类似记述,而国外最早的相关报道见于 1905年,比我国晚约 1000年。同期的《太平圣惠方》中收录了“治面疮诸方”“治酒渣诸方”“治粉刺诸方”“治疣目诸方”“灭瘢痕诸方”“令面光泽洁白诸方”“面脂诸方”等 150 余个方剂 。 祖国医学多以瘢痕局部形态特征为本病命名,认为本病多与先天禀赋、素体特异有关,加之遭受金创、水火之创,余毒未尽,气滞血瘀,搏结经络而成。可见,瘢痕的治疗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即有经验积累,隋唐时期在此基础上总结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瘢痕治疗方剂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以现在整形外科范畴的标准,经由《中华医学杂志》创刊号至1949 年逐册检索共得论文和短篇报道27篇,分析其所包括的内容,基本可以概括我国整形外科概况。这一时期整形外科进行修复与再造手术的主要手段是组织移植术,尤以皮肤组织移植-植皮术最为常用。其中有2例相关报道:1909年报道1例藏族男青年因刺耳孔形成瘢痕疙瘩,第一次切除后复发,再次切除时病变部位重约2.27kg,未行其他辅助治疗,术后无随访,远期效果不明:1916年报道1例男性右下颌因枪伤造成局部洞穿性缺损及瘢痕挛缩畸形,分四期手术修复。可见,这一时期人们对瘢痕防治工作的认识还非常肤浅。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遗留大量瘢痕畸形患者,瘢痕的治疗受到重视,瘢痕的防治是20世纪50年代医学工作的重点之一。20 世纪50年代,赵炳南曾以论文“黑布药膏治疗瘢痕疙瘩”在波兰第十五届皮肤科学会上进行交流。黑布药膏具有破瘀软坚、镇痛止痒功效,被用于治疗瘢痕疙瘩。他撰写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还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65年,桂世礽等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了“颈部烧伤瘢痕孪缩的修复”和“会阴部烧伤疤痕的修复治疗”,马恩庆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了“会阴部烧伤疤痕孪缩畸形”,程双炳在《中华病理学杂志》发表了“肺瘢痕癌(附四例报告)”,1966年,杨增年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了“颈部灼伤后瘢痕挛缩的治疗”。 这一时期,除一些学者发表有关瘢痕的文章外,我国有多本关于瘢痕整形的专著出版,对我国包括瘢痕防治在内的整形外科的普及和发展起着推动作用。20世纪50年代,宋儒耀和他的同仁们编写了中国第一套《整形外科进修讲义》共7分册,虽然没有正式出版,但其中记录了新中国最早一批整形外科学者的心血,成为新中国第一套完整的整形外科教科书。这些专著成为国内学者们了解和学习整形外科及瘢痕防治的基本资料,也是1998年蔡景龙、张宗学主编的瘢痕学专著《现代瘢痕治疗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这一时期,整形外科与烧伤外科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烧伤早期创面覆盖,后期瘢痕畸形的修复,都与作为整形外科起源的植皮术密切相关。1958 年以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在烧伤后期治疗中,瘢痕畸形缺损的修复与再造一直是整形外科的首要任务,并在治疗中积累了许多独到的经验。 1969年,汪良能在国内率先开展猪皮移植治疗烧伤,最早报道了动物表皮细胞的培养;1973年,杨东岳将微血管吻合技术与轴型皮瓣移植相结合,由此诞生了游离皮瓣移植;1975年,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科出版了《烧伤治疗》一书;1976年,西京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整理出版了《整形外科在烧伤畸形防治中的应用》一书,对应用整形外科原则治疗烧伤畸形做了全面系统的阶段性总结,是当时该领域唯一一部专著,深受整形外科医师的喜爱;同年,王伦等发表了应用矩形瘢痕跟腱瓣治疗严重跟腱瘢痕挛缩足下垂畸形,这一技术后来被其他人改进,为严重跟腱瘢痕挛缩足下垂的矫治提供了较简单有效的方法;1977年,第三军医大学烧伤防治研究协作组主编了《烧伤治疗学》,该书是中国第一部临床与理论相结合的烧伤专业经典著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瘢痕患者对修复的要求不再是仅满足于功能的恢复,还开始关注外观的改善,从而推动了瘢痕组织修复方法的多样化、系统化,有力促进了瘢痕防治水平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整形再造外科、显微再造外科的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整形美容外科也和国际发展同步,瘢痕研究成果大量涌现。1991年,鲍卫汉在数十年从事整形外科工作的基础上,率先在国内开设“瘢痕门诊”,十多年来,诊治全国各地各种瘢痕病患逾万名,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对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改进。1993年11月,黄金井应邀参加苏格兰整形美容外科年会并发表“中国现代整形美容外科”“瘢痕及瘢痕疙瘩的形成原因及防治”等学术报告,受到好评。这一时期,有关瘢痕的防治日益走向成熟和稳定,对瘢痕的认识更加深入、系统、全面。 1983年,王大玫在《成形外科学讲座(头颈部)》一书中表示,一般认为耳后、口周、颈部、颌下部为瘢痕的易发部位,但无论何种情况、何处部位、创面感染的程度如何、伤口张力的大小如何,都会影响瘢痕的形成。 1998,宋儒耀在为蔡景龙主编的《现代瘢痕治疗学》一书作序时强调:“瘢痕乃伤口愈合的重要产物,没有瘢痕形成即没有愈合……瘢痕在临床上表现并不完全一致,它们在质和量的方面多种多样。另外,它们的内部也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地在起着变化。有些瘢痕在使创伤愈合以外,又对身体起着不利的作用。……很明显,瘢痕是整形外科的日常工作对象。整形外科医师在其日常工作中既要消除瘢痕、改善面貌、恢复功能,又要尽量避免手术产生瘢痕,特别是过量的瘢痕,因为一个美好的手术效果一旦出现增生性瘢痕,那便功亏一篑!……令人遗憾的是,整形外科医师虽然经常接触瘢痕但他们对瘢痕了解甚少。在很多方面,瘢痕仍是一个不解之谜。……瘢痕问题是个很大、很重要的难题。”这些表述反映了老一辈专家们对瘢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版权声明:以上部分内容摘选自蔡景龙教授微信公众号,本站分享仅为科普传播无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进口SRT-100浅层放射治疗机国内独代维昌集团 山东疤痕浅放治疗济南蔡景龙疤痕医美 四川进口浅放设备医院[成都医附大疤痕医院] 北京SRT-100医院推荐[北京疤康]疤痕医院 河南SRT-100医院推荐郑州德馨医院 辽宁瘢痕医院引进X线浅层放疗技术 昆明皮肤病医院引进浅层放射治疗系统
SRT的优势 除了消除手术后感染和复发的风险外,SRT-100还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等多种优势,包括: 超过95%以上的临床治愈率 无麻醉,切口,出血,缝合或疼痛 正常生活不受限制 不会形成明显的疤痕恢复更好 一次到位无需术后重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