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T-100

2020年12月美国Sensus Healthcare正式授权Ekpac Healthcare(香港维昌医疗)为SRT-100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独家代理

  1. 科普

瘢痕疙瘩发病诱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文章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8月第23卷第8期 
作者单位: 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皮肤科 
作者简介:赵庆利,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瘢痕疙瘩是由皮肤损伤引发的以真皮内胶原纤维大量沉积为特征的皮肤病 ,可导致功能障碍和影响美观 , 其治疗是当前皮肤科及整形外科所面临 的一大难题 。因此 ,了解瘢痕疙瘩发病诱因及相关影响因素 ,进而实施有效的预防或早期干预措施尤为重要。笔者于 20O6年 8月 ~2008年 4月对本科门诊 154例瘢 痕疙 瘩患者 进行 问卷 调查和皮肤科专科体检 ,并将瘢痕疙瘩分为五个临床类 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资料和方法:
 病例选择入选的l54例患者均符合瘢痕疙瘩的诊断标准 :
①皮肤损害超过原有损伤范围,并向周围正常皮肤侵犯;
②瘢痕病程超过 9个月仍无自发消退征象;
③行切除手术后再次复发者。凡符合上述任何一条或一条 以上皆可确诊 ,且患者之间无血缘关系。

      研究方法 采用统一设计的表格对入选患者进行问诊及皮肤科体检。问诊内容包括性别 、年 龄、发病年龄(患者 首次 发 病年龄 )、病程 、家族史 、发病诱 因 、外伤或/及 手术史 及瘢痕形 成情况 ,其中发病诱因由患者及经验丰富的皮肤科医师共同判定,二者意见相左时以医师判定为准。当初期皮疹为对称分布于颜面 、前胸及/或后背的黑头粉刺及/或白头粉刺 ,伴丘疹 、脓疱 、结节及/或囊肿等多形性损害,则发病诱因判定为痤疮;当初期皮疹为孤立散在的毛囊性红丘疹 、丘疹性 脓疱及/或结痂 , 四周有红晕 ,自觉轻微疼 痛 ,则发病诱 因判定为毛囊炎 。

皮肤科体检包括皮损部位 、形态 、数目和对称性 ,并根据此结果将患 者分为五型 :
① 胸背下颌多发型 :皮 损 发 生 于前 胸部 (呈 V 型)、肩背部及/或双下颌部 ,呈半球形,多个,对称分布;
②胸部单发型 :皮损仅发生于或 主要发 生于前胸 中部 ,呈扁平 状或半 球状 ,单个或多个 ,对称分布;
③四肢多发型:皮损仅发生于四肢部 ,呈扁平状 ,多个 ,对称或不对称分布 ;
④混合 型:四肢多发 型与胸背下颌多发型及/或胸部单发型伴发;
⑤胸外单发型:不 能归类于上述四型 ,皮损单个发生于除前胸 中部以外 部位。
为了排 除两 型 或三 型伴发 中复杂 因素的干扰 , 在对比分析中可将混合型剔除 。 

结果:

      1 5 4 例 患 者 中 , 男 7 9 例 , 女 7 5 例 ; 年 龄 1 2 — 7 2 ( 2 9 . 8 8 ± 1 1 . 9 19 ) 岁 ;
发 病 年 龄 5 ~ 6 7岁 ;病程 1 ~ 7 2 年 。除混合型外 , 余四型间男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发病年龄最低者为四肢多发型 , 其与胸外单发型比较 , 差异有统汁学意义, 其 次为胸背下颌多发 型 , 后两者之间比较 ,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其和胸部多发型与四肢多发型分别比较 ,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四型 间 有 家族 史 者 比 较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混 合 型 十 四 肢 多 发 型 中 有 家 族 史 者 占 6 6 . 6 7 % , 胸 背 下 颌 多发 型 + 胸部单 发 型 + 胸 外单 发 型 中有 家 族 史者 占 14 . 8 8 % , 两 大 组 间 比 较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胸背下颌多发型发病年龄主要为1 l~ 3 0 岁 , 高峰年龄为1 1 ~ 2 0 岁 。 除5 0 — 6 1岁年龄组外 , 各年龄组中均有胸部单发型病例, 以l l ~ 4 0岁暑多 。 四 多发型发病年龄均 ≤ 2 0 岁 。 除 4 1 ~ 5 0 岁年龄组外 , 各年龄组中均有胸外单发型病例  。 四型间年龄分布情况比较 , 差异其与胸部单发型和胸外单发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发病诱因:

      7 9 例患 者 为 1 个诱 因 , 4 2 例 为 2 个 诱 因 , 1 2 例为 3 个诱 因 ;其 中痤 疮 4 8 . 7 0 % , 毛 囊 炎 3 5 . 7 l % , 手 术 1 0 . 3 9 % , 外 伤 ( 刀 割 伤 、 撕 裂 伤 、 玻 璃 划 伤 ) 9 . 7 4 % , 搔 抓 9 . 0 9 % , 疫苗接种7 . 14 % , 烫伤 2 . 6 0 % 。外伤或/及手 术后 瘢 痕疙 瘩形 成情 况 胸 背 下颌 多 发 型 、 胸部单发型 、 四肢多发型 、 混 合型 和 胸外单发型 患 者 中分别 为 1 8 例 、2 6 例 、5 例 、 16 例和 3 例有 外伤或/及 手 术 史 , 在损 伤处 形 成 瘢痕疙瘩依次分别有 5 例 、4 例 、 5 例 、 1 3 例 和 1 例 。 胸背下 颌 多 发 型 + 胸部单发型 + 胸外单 发 型 患 者 中 4 7 例有 外伤或/及 手 术 史 , l O ( 2 1 . 2 8 % )例发生瘢 痕 疙 瘩 , 四 肢 多发 型 + 混 合型 患 者 中 2 1 例有外伤或/及 手术史 , 形 成瘢 痕 疙 瘩 1 8 ( 8 5 . 7 l % ) 例 , 两 大 组 间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讨论:

      瘢痕疙瘩 是继 发 于 皮 肤 创 伤 如 手 术 、 烧 烫 伤 、 割 裂 伤 和 疫 苗接种后 的一 种病 理 性 愈 合 , 与 增 生 性 瘢 痕 不 同 , 其 瘢 痕 组 织 过度生 长 、 超 出原损伤界 限 、 并侵 犯 邻 近 正 常 皮 肤组 织 、 始终 不 退 化 和 手 术后 易 复发 等 。 由 Mo h e l 等 … 所 确 定 的诊 断 标 准 已 为 国际 上 大 多数学者所认 同 。 本 研 究显示:瘢痕疙瘩形成的主要诱因依次为痤疮及毛 囊 炎 , 手 术 、 外 伤 、 烧烫伤和疫苗接种 等 。 L o u w 等 认 为皮肤损 伤后 瘢 痕疙 形 成 瘩 取 决 于 成 纤 维 细 胞暴露 于 微环 境 的时 间 , 这 种细胞 及 分 子 成 分 均 发 生 改 变 的微 环 境使 成纤维 细胞产生 过 多 的胶 原 纤 维 , 而 抑制 延 时 了 的炎症 及 细胞 因子介 导 的反 应 可 促进瘢 痕 的正 常 愈 合 。 姜笃银 等 “ 0 发 现 瘢 痕疙瘩 患 者 的瘢 痕 厚 度 与皮 肤 附件 密度 之 间呈 显 著 的 负相关 , 其角质形 成 细 胞 表 达 IC M A 一 1 、 H L A — D R 的 阳性 率与组 织 中浸 润 的 C D ;细 胞 密 度 和 c D f / C D s 比值呈 正 相 关 ;笔者认为瘢 痕疙瘩中皮肤附件上 皮 细 胞 的 异 常增 生 和 结 构破 坏 与 组 织 纤 维 化 密 切 相 关 ;瘢 痕 疙 瘩 角 朊 细胞 通 过 表 达 IC M A 一 1 和 H L A — D R 抗 原 , 诱 导 T 细胞 浸 润 , 上 调 局 部 免 疫 炎症 反 应 , 这 可 能是 瘢痕疙瘩形 成 的 主要 因 素 , 显 示 炎 症 反 应 、 特 别是 皮 肤 附 件 的炎症在瘢痕疙瘩发生 中起 着 重 要 的作用 。 提 示对于痤疮 、 毛囊炎等皮肤附件炎症 应尽 早抗 炎治疗 , 以 避 免或减 轻 由此 而 形成瘢痕疙瘩 。

      本研究将患者分为五个类型 , 研 究 显 示 瘢 痕疙 瘩 患 者中胸背、下颌多发型以青少年男性为主 , 主要诱因为痤 疮 。 研究发现痤疮的分级与瘢痕的严重程度相关 ;男性痤 疮病情严重 , j v 级 痤疮及痤疮后瘢痕发生率高 ;14 ~ 1 9 岁组比其它 年龄组 痤 疮病 情严 重 , 且 陔组 中男性 痤 疮 病情 比女性 严 重 。 本研 究 发 现 该 型 痤疮 后 瘢痕与性别 、 发病年龄和好发部位等与之 一 致 。 提示对于发病早 、 皮损多 、 尤其是男性 痤 疮 患 者宜 尽 早 治疗 , 预 防发 展 至 重 度痤疮或形成瘢 痕疙瘢痕疙瘩患者胸部单发型女性稍多,几乎各年龄组 中均有发生 ,其发生诱因依次为毛囊炎 、搔抓和痤疮 , 其皮损 面积虽小 ,仅 累及 或 主要累及胸 部 ,推测本型皮损初期 可能为一限局性炎症性损害 ,或为毛囊 炎 、痤疮等 ,因瘙痒 和疼痛等症状或患者急 欲祛除 的心理使 局部被搔抓 、挤 压 、物理治疗等 ,局部刺激可能是 皮损 进展 或转 化为 瘢痕 疙瘩的主要诱因。结合本型家族性患病率不高 (6例 ),外伤或/及手术 处发 生瘢痕疙瘩 的几率亦较低 (18例 ),因此 ,笔者认为本型并非瘢 痕疙瘩易感人群 ,但胸部却是一敏感区域 。这提示应重视胸部皮损的处理 ,及早采用措施如安抚疗法缓解其瘙痒和疼痛 ,避免局部刺激对于预防瘢痕疙瘩的发生及发展尤为重要 。 有学者 认为瘢痕体质 者身体任 何部位 损伤后都 能 出现 如同瘢痕疙瘩样瘢痕无 限增生 ,且瘢痕疙瘩可以出现在正常人 群的某些部位 ,或者因某些原 因引起的瘢痕愈合 ,而出现瘢痕 疙瘩的不一定属于瘢痕体质的人群;提示瘢痕疙瘩四肢多发型和混合型的临床特征可判断是否为瘢痕体质 。 四肢多发型和混合型 瘢痕疙瘩 均在 四肢 发生 多发性瘢痕疙瘩皮损 。本组仅 8例 为四肢多 发型 ,其具有 3个显 著的特点 :发病年龄小 ,家族性患病率高 ,皮肤损 伤后易形成瘢痕疙瘩皮损 ;皮损多发 、且好 发于四肢。 四肢多发型 +混合 型家族性 患病率明显高于总体家族性患病率,在外伤或/及手术处形成 瘢痕疙瘩 的几率明显高于形成瘢痕疙瘩的几率 ,提示这两型可能为真正意义上的瘢痕体质者。对医生决定是否进行创伤性治疗以及治疗后的处理有重要 意义 。 本研究中胸外单发 型瘢痕疙 瘩较少 (14例 ),几 乎各年龄 组均有发生 ,手术居于发病诱因的首位 ,其次为毛囊炎及疫苗接种 ,结合本型家族性患病率较低 ,外伤或/及手术史后形成瘢 痕疙瘩的几率亦较低 ,胸外单发型瘢痕疙瘩的形成主要与手术 缝合不 当 、术后感染 、异物残留以及深部感染等有关 ,提示手术 方法及术后处理对预防瘢痕疙瘩的发生亦十分重要 。


 

SRT的优势

除了消除手术后感染和复发的风险外,SRT-100还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等多种优势,包括:

  1. 超过95%以上的临床治愈率
  2. 无麻醉,切口,出血,缝合或疼痛
  3. 正常生活不受限制
  4. 不会形成明显的疤痕恢复更好
  5. 一次到位无需术后重建手术
浅放治疗设备采购咨询
电微同号:15065310121